前一段時間,,教育部正式宣布取消了備受爭議的“自主招生”,取而代之的是“強基計劃”,。而對于這一計劃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陌生,,這個強基計劃到底是做什么,?與現(xiàn)在的自主招生有何區(qū)別?都有哪些學生適合這一計劃,?本篇文章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讀:
Q1:強基計劃是什么,?
教育部在公布的文件中描述的很清楚,強基計劃是為了培養(yǎng)對基礎學科有特長的學生,,培養(yǎng)的是基礎學科領域的國家級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
首先澄清一個誤區(qū),是不是強基計劃就不需要參加高考了,?答案是否定的,。
相反,高考成績是參加這一計劃的敲門磚,。也就是說,,只有高考分數(shù)超過一本線80分以上才具備資格。高考成績優(yōu)異只是其中的一個條件,,除此之外,,還必須在理化生或文史哲的某一個專業(yè)有極大興趣并且有突出才能的學生才有可能參與到這一計劃中來。
可以說,,這是專門為尖子生準備的一個計劃,。從高校情況來看,目前僅有36所雙一流A類高校才具備招生資格,。這一條件就拔高了這一計劃的高度,,普通學生并不具備入選資格。
Q2:強基計劃和自主招生有何區(qū)別,?
強基計劃和自主招生區(qū)別還是挺大的,,首先從人才選拔上就有不同。
原來的自主招生選拔的都是學科特長的學生,,典型的像奧數(shù)競賽獲獎學生是原來主要的選拔對象,;而強基計劃選拔的是高考成績優(yōu)異同時對基礎學科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和自主招生選拔的人才完全不同,。
其次,,選拔流程也有很大區(qū)別。原來的自主招生需要學生自己提供申請材料,,這也是其備受詬病的主要原因,,很多論文涉嫌學術造假。而強基計劃的選拔標準是高考成績,,只有高考成績達到優(yōu)異才具備資格,。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考裸分的重要性,對于促進高考公平有積極作用,。
Q3:強基計劃如何錄???
強基計劃的錄取規(guī)則更加復雜,將綜合評定學生的高考分數(shù),、綜合考核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最終按這個綜合分數(shù)從高到低排名錄取。
值得一提的是,,強基計劃還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要求,,入圍學生還需要參加體測,成績達標方能錄取,。
可以說,,強基計劃培養(yǎng)的是一個綜合素質超強的人才。但突出了高考成績的重要性,,畢竟高考分數(shù)占綜合評分的比例不會低于85%,。
Q4:哪些省份學生最為受益?
由于強基計劃名額是各所高校拿出招生比例的10%,,因此各個省份的學生都有機會,。競爭僅局限在省內,只要在本省的排名靠前就具備競爭優(yōu)勢,。當然,,由于重點高校在各個省份投放的名額不一樣,不同省份錄取人數(shù)也會有區(qū)別,。
那么,,都會有哪些省份在強基計劃在受益呢?我們參考2019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各省自主招生錄取的數(shù)據(jù)可見分曉: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湖南,、浙江、北京,、四川和湖南等省份,,由于省內競爭力強將占據(jù)較多的名額。尤其是湖南,,每年自招錄取人數(shù)都排名全國首位,。而像偏遠的云貴川、海南,、內蒙等省份,,相對來說名額就少很多。
從整體來看,,強基計劃是教育部對于國內高考招生的一次重要改革,。改革的重點是增加了高考裸分的重要性,讓更多的學生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
對于寒門學子來說,,沒有了自主招生是一件好事。高考回歸到憑借裸分競爭的方式,,對于促進高考公平有極為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