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樸實的話在近百年來廣為流傳。中國也一直在不斷提升國人的受教育程度,從娃娃抓起,從九年義務制教育抓起,這是中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近日印發(f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則成為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
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fā)展,事關民族未來。但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牽涉到教、學、管、育等諸多方面。意見強調,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組織領導,開創(chuàng)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fā)展新局面。
十幾年前,曾有“錢學森之問”引發(fā)國人思考,“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這是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道艱深命題,無法回避,同時也成為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破解的一個方向。為此,中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一直在改革,不斷向素質教育轉向,而今天,這種形勢變得更為迫切,中國需要一代一代的科學家、大師級人物。而從娃娃抓起的義務教育就是要更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加強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在新時代里,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需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需要深化改革,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堅持德育為先,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堅持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堅持面向全體,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國際上,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常常給人的印象是讀書很厲害,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不足。但今天,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成果越來越多,在科技前沿的年輕科學家也越來越多,這無疑是中國教育不斷改革、不斷提質的效果之一。但似乎還不夠,與中國的大國地位還有差距,因此,中國的教育需要進一步提質。
回首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力讓世人矚目,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世界科技舞臺不應該缺少中國人的身影。這背后則需要一代一代中國人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的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素質。此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可以說為未來一段時期提升中國義務教育質量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相信,經過幾年的實踐,從娃娃抓起的義務教育會有明顯的提升,全面發(fā)展的中小學生將會越來越多,中國偉大復興的夢將更加真實。
版權所有 北京學信信息科學研究院 ? Copyright 2013- 2020?zjtaolang.com 學業(yè)規(guī)劃?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備案/許可編號京ICP備1905288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