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4~17題。(共10分)
(一)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節(jié)選自《孟子》)
(二)何易于為益昌令。鹽鐵官榷取茶利①,詔下,所在②毋敢隱。易于視詔書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③厚賦毒之乎?”命吏閣詔④,吏曰:“天子詔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竄⑤邪?”對曰:“吾敢愛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爾曹。”即自焚之。觀察使素賢之,不劾也。
(節(jié)選自《新唐書?何易于傳》)
注:①榷取茶利:通過對茶實行專管專賣而謀利。榷(què),專賣。②所在:這里指盛產(chǎn)茶葉的地方。③矧(shěn):況且,何況。④閣詔:擱置詔書。⑤竄:這里指被流放。
14.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
(2)得志,與民由之?? ???由:________
15.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16.善用修辭增強雄辯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點,請結(jié)合語段(一)第二段的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17.根據(jù)你對語段(一)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認(rèn)為語段(二)中的何易于能否稱得上“大丈夫”?請結(jié)合他的所作所為簡要分析。(2分)
版權(quán)所有 北京學(xué)信信息科學(xué)研究院 ? Copyright 2013- 2020?zjtaolang.com 學(xué)業(yè)規(guī)劃?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備案/許可編號京ICP備1905288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