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來說,也許你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chǎn)生多么大的影響。
那么,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并給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父母的大腦中抹去呢?
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你選擇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和什么樣的詞語,都將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即便有時候你認為他們根本沒有聽你在說什么。
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無論父母是提出要求、給出答案、或者與孩子談談條件,達成妥協(xié)。你所使用的語句可能讓孩子更加樂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們感到挫折和失去信心。
最好的五句話
1、“你自己來做決定吧。”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主、自立、自強的意識,自己事情自己做,當孩子不會或者沒有能力時你幫助孩子完成,而不是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辦代替。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責備孩子,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
3、“你其實是想說什么?”有時候,小孩子會因生氣或激動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楚自己的感受。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使他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受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讓你生氣的事,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如果不聽你的話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讓孩子選擇并表達個人的意愿,獲得起碼的內(nèi)心渴求——愛、欣賞或尊重。
最不好的五句話
1、“你怎么越大越不……”。
2、“別跑,會摔跤的。”
3、“我只是逗你玩兒。”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麗麗那樣呢?”
5、“我剛才是怎么跟你說的?”
請記住,父母任何一點漠視、一個白眼、一句簡單的話語,都可能毀滅一顆進取、但卻異常脆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