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在后臺給我留言,,說起自己的孩子,真是一肚子的苦水,。
讀小學的孩子太調皮,學習也不用心,費盡心力的輔導孩子,,結果卻考出個不及格!這讓她感覺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她說,,感覺自己真的好失敗,崩潰大哭一場,,實在不知道要如何面對這一切,,只覺得為了孩子付出這么多,得來的卻是這種結果!
想想都覺得太不值得了,,現在對于孩子的學習,,真想徹底放手,不想再管了,!
我的回答是:還別說,,受到這樣打擊的媽媽,真的不要太多,!明明為了孩子付出這么多,,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對于這位媽媽的感受,,實在是太能理解了,。
因為,我自己就是一位三年級小學生孩子的爸爸,。
女兒在讀小學三年級,,這個時間正是關鍵的承上啟下的一個階段,這就是“三年級陷阱”,。
這種變化,,也可以從女兒班里同學的成績中就看得出來。
原來一二年級的時候,,班里隨便都是幾十個100分?,F在來看,考試之中出現100分的基本上只有零零星星的幾個,,你要想想我們一個班里有多達60位孩子就可想而知,。這意味著什么呢?
那就是大多數孩子的成績,,在父母的眼里必然是退步的,。
而且,三年級的學習與一二年級還不一樣,,如果說一二年級還可以靠死記硬背,,那么三年級的學習內容,很明顯對孩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閱讀能力,、邏輯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這種情況下,,要求提高,需要孩子改變學習方法,,要適應新的要求,,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
再來說說家長的態(tài)度。
比如我愛人,,她對女兒的學習成績是感到不滿意的,,因為女兒雖然成績處于班里的前10,但總沒有達到她所想要的目標,,比如兩科100,,一科98的要求。平時她輔導女兒的時間多一些,,所以也更容易焦慮和心態(tài)浮動,。
我跟她溝通了很多次,也幫她梳理了很多的疑慮與問題,,我跟她強調的很重要的一點是什么呢?那就是不要太過于焦慮,,并把這樣的一種情緒,,去傳導到孩子的身上,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失望下的父母,,也一定會把這樣的情緒給到孩子,讓她覺得自己“很差勁,,太粗心”,,你認為孩子是什么樣子的,她就會要配合你而變成那個樣子,。
同時,,現實的情況我們一定要看到。
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的成績總體來說的話,,他會呈現一個越來越低的一個情況,小學一二年級100分,,但后面的話有可能會到90多甚至到80多都有可能,,如果現在你看到孩子考不了100分,你就特別的焦慮和痛苦一生,,那后面的十幾年你會怎么過,?
你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那就是跟自己較勁,,跟孩子嘔氣,,也讓自己焦慮萬分。
這就是第一,,看清現實,,降低過于嚴苛的標準,有助于減少焦慮。
第二,,請相信孩子,,把問題變成機會
孩子考試如果考得不好,這就是我們協(xié)助他去處理問題的一個機會,,不好是不好在哪里,,是學習的態(tài)度?是臨場發(fā)揮失常,?還是心態(tài)沒有調整好,?這些都需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幫助孩子去去梳理,與其無謂地發(fā)脾氣,,還不如站在孩子的角度幫他去考慮一下,,怎么樣來解決問題,提升成績,?
要注意的是,,我們教育孩子的話,最好能從“你怎么這么粗心”改變“你如果可以再仔細一些就好了”,。為什么要這么說,,你細細品味一下。
前者,,是指責,,是強化孩子的標簽,就是粗心,。而后者,,是建議,是積極的,,是讓孩子覺得,,仔細和認真不難做到,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
講這些細節(jié)有用嗎,?有用,教育就藏在這些細節(jié)里面,。
第三,,更重要的一點是保護好孩子學習的動力和心態(tài)
讓學習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備受打擊的事情,,而是孩子從中能夠體會到成就感和收獲,,只有讓孩子覺得學習雖然苦,但是我從中得到的比我付出的多得多,,這樣才能夠讓孩子長期堅持不斷的學習下去,。
我女兒班上已經有少數的孩子,,對于老師的批評無動于衷,麻木不仁了,,哪怕找了家長跟進,,但孩子就不寫考試,寧愿糟糕墊底,,對于學習更是抱著一種馬虎應付的態(tài)度,,這個才是更加致命的一個事情。
因為隨著孩子的長大,,他為越來越需要自己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不是總由父母坐在旁邊去監(jiān)督,到了那時候我們要怎么樣的去管理孩子呢,?有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孩子如果沒考好,,從以上這三個方面去考慮,,是否要求過高,是否只是打擊孩子,,是否沒有讓孩子建立起對學習的成就感?
還請擦干眼淚,,從這些方面來幫助孩子,,訂立合適的目標,給孩子鼓勵,,同時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