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學校教育,
對家庭教育也深有研究,
培養(yǎng)了一個優(yōu)秀的女兒,
16歲便考上清華大學。
代表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暢銷700萬冊……
她便是擁有眾多“媽媽級粉絲”,
是媽媽們心中的“最牛母親”尹建莉。
在家庭教育方面,
尹建莉無疑是成功的,
而其“反常規(guī)”的家庭教育方法,
也值得不少父母深思。
01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給孩子自由
當代人獨生子女家庭居多。四個老人,一對父母,共同面對一個孩子,就算長輩每人每天說一句管教的話,那么孩子受到的管束就不少。
很多家長都在苦惱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尹建莉回答,“給他自由”。家長們一聽嚇壞了:“孩子已經不聽話了,再給他自由,他豈不是要上天?”
尹建莉女兒剛上小學時,老師要求家長們每天陪孩子做作業(yè)并檢查作業(yè),但尹建莉從來不陪,也不檢查女兒的作業(yè)。女兒玩網絡游戲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影響了學習也不管……
表面看,尹建莉沒有作為,是失職的媽媽,其實背后付出了許多心血。尹建莉想讓女兒自己認識錯誤,并發(fā)自內心地改正錯誤;想讓女兒意識到學習是她自己的事,需要她自己操心。這樣的教育效果,比其他家長強硬地打壓好多了。
02
以身作則,最無言但也最有力的教育
給孩子做表率,改變自己勝過監(jiān)督孩子。有些父母總責怪孩子有這毛病那毛病,從不從自身查找原因,不知道反思自己是不是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有個家長問尹建莉:“尹老師,我們兩口學歷高,為人處世也好,可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兒子愛打人?為這,我打了他多少次也改不了。如今,他快上小學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尹建莉不客氣地說:“你跟孩子相處的方式,就是孩子跟別人相處的方式。當有人惹你不高興了你就動拳頭,所以孩子看別人不順眼也會動拳頭。”家長要記住:你和孩子的相處,是最無言但也最有力的教育。
家長想改變孩子,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自己先經歷一個改變自我的痛苦過程,自我蛻變,孩子才有可能改變。
03
家庭教育讓親子共同成長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將家庭教育大致分為三個類型,也可以理解為中國家庭教育的三重境界,第一,代際傳承,第二,按圖索驥,第三,因材施教。
04
代際傳承
不管家長的主觀愿望如何,都無法避免代際傳承,說明代際傳承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觀察家長的具體教育行為,就能發(fā)現(xiàn)上一代的痕跡,甚至是照搬上一代的教育方法,連教育孩子的口氣都很像。我認為這沒什么不好,畢竟代際傳承的內容也有可取之處,比如誠信、勤勞、友善、忠孝等。
05
按圖索驥
現(xiàn)在很多家長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主動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這是非常好的現(xiàn)象。
家長們從書本中學到的教育知識,即使不能完全在家庭教育實踐中落實,也沒有關系,只要有反思的意識就行。比如,與孩子就某事溝通得不理想,家長事后要反思,這樣的溝通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如果造成了負面影響,如何彌補?帶著自己的思考再去學習教育理論,就會不斷進步,家庭教育就會越來越高效。
06
因材施教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可能都適用某一種教育方法,所以,家長們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不能止于“技”,而要有求“道”的自覺,這是非常關鍵的。
換言之,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不是讀幾本專著就能成為行家里手,一定要認真琢磨自家孩子的性格特點,尊重孩子的天性,然后把學到的知識有針對性地用到孩子身上,尋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盡量少走彎路。
當下社會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多元,
所以不一定非得拘泥于傳統(tǒng)規(guī)則。
在眾說紛紜中,
家長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抓住教育的核心要素
尊重、自由和表率。
家長因材施教,
讓孩子各得其所,
就是最好的教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