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家長總是把孩子優(yōu)秀與否寄托于學校,家長覺得學校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如果孩子不優(yōu)秀肯定是學校沒有教育好,。其實并非如此,,孩子優(yōu)秀與否不單單是學校的責任,,家庭的教育更為重要,。
小莉的老公是軍人,小莉和老公結婚之后老公很快就回到了部隊上,,平時小莉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
后來小莉有了孩子之后,別人家孩子都有爸爸的陪伴,,由于自己老公工作的特殊性,,爸爸沒辦法陪伴孩子,于是小莉和家人為了給孩子彌補父愛的缺失,,對待孩子是加倍的疼愛,,甚至已經(jīng)到了溺愛的程度。
在家人的溺愛下孩子變得一點規(guī)矩都沒有,,而且動不動就喜歡耍脾氣,,而且孩子還特別矯情,,周圍的鄰居和小伙伴沒有一個愿意和他一起玩耍的。
就連孩子上幼兒園,,老師都要單獨照顧他,,但是就這樣孩子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問題,最后老師實在沒有辦法,,直接把小莉的兒子給勸退了,。小莉這才意識自己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生活中不少像小莉這樣的家庭模式,,老人主導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父母卻成為了隱形人,等到孩子出現(xiàn)問題家長才意識到,,這樣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傷害多么大。
家庭教育中,,有2個缺失是非常明顯
1,、父母生而不養(yǎng)
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的父母對待孩子,實際上就只負責生而不負責養(yǎng),,孩子出生之后父母沒有陪伴過孩子一天,,把孩子交給老人或是保姆,家長以為只要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物質(zhì)生活就可以了,,實際上家長的這種行為對孩子來說是特別嚴重的教育缺失,。
每當孩子看到別人家都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而自己卻沒有,,家長可曾想過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和父母的關系特別不親,而且父母從來沒有參與過孩子的教育問題,,長大之后很容易誤入歧途,。
2、隱形的單親家庭
有的家庭里面雖然有爸爸和媽媽,,但是教育孩子似乎都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爸爸從來沒有參與過孩子的任何事,真的就是隱形的單親家庭,。而且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也就罷了,,還總是給孩子樹立一些不好的榜樣,這樣的家庭模式下長大的孩子,,性格容易出現(xiàn)問題,。而且缺少父親的陪伴,孩子容易缺少獨立和擔當,。
在家庭教育中不管是哪種教育的缺失,,最終受到傷害的都是孩子,父母既然把孩子帶到人世間就要對孩子負責。
父母永遠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1,、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的家長不惜花重金給孩子選擇什么教育班、培訓班,。其實家長還是沒有搞明白,,家長一直在向外求,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是社會的責任,,而忽略了自己角色的重要性。
其實家長才是孩子的教育第一責任人,,要想教育好孩子肯定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所以家長與其把孩子的教育寄托于別人,倒不如花時間多多陪伴孩子,,家長對孩子的陪伴就是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2、培養(yǎng)孩子主動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責任人,,家長有責任把孩子培養(yǎng)好,,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下變得有些“無能”,不管做什么都依賴于他人,。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打破這種現(xiàn)狀,,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有意愿地去做一些事情,。孩子現(xiàn)在可以靠父母,,如果父母哪天不在了,孩子又該怎么辦呢,?所以唯有孩子自己強大才是王道,。
3、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
現(xiàn)在的孩子做事情真的太缺乏責任心,,開心了就做,,不開心了說走就走,沒有一點責任意識,,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所以家長作為孩子第一教育責任人,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遇到事情不要總是沖在孩子的前面替孩子去解決,,家長要放開手把解決問題的權利還給孩子,孩子只有自己經(jīng)歷了,,才能知道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