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帶孩子出去玩,遇見了幾位媽媽在聊天,。
其中,,一位媽媽抱怨道:我家孩子太乖了,,讓做什么就做什么,,毫無主見。她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每天晚上,,孩子都要問她第二天穿什么衣服,問她喜歡哪一件,,孩子說:隨便,!不得已,自己只能幫孩子搭配好。又或者有時候對孩子說,,咱們出去游泳吧,,孩子“哦”就乖乖換鞋拿包準備出門,但你要是問她“你是想去游泳啊,,還是想去公園???”孩子就會陷入重度迷茫和混亂,,真要把人急死,,卻又毫無辦法。
“孩子從小就這樣嗎,?”一位媽媽問,。
“也不是,小時候可皮了,,爬上爬下的,,一會想這樣一會想那樣的,可那么危險,,哪能放任她啊,!”
果然,像大多數(shù)父母一樣,,一邊抱怨孩子沒有主見,什么事都要問父母,,一邊卻要求孩子聽從自己,。這種要求和做法是自相矛盾的,,好比把孩子關在籠子里,卻要求他能飛上藍天,。
生活中,,我們似乎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場景?不管你問孩子什么,,他總是習慣性地回復你兩個字“隨便”,。
相信很多父母在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大多都會覺得很反感,,但常常又是無可奈何。
02
為什么孩子總說“隨便”,?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喜歡說隨便,,可能只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很隨和,,對什么都能接受,,無所謂,。但事實遠非如此。
一位好朋友的女兒上三年級了,,學習成績很好,,平時也乖巧聽話,,從來都不讓家長老師操心,。但有個缺點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干什么都沒有主見,,別人說什么她都信,。
常見的情景就是:
“媽,我今天穿什么呀,?”
“媽,,我爸說了,讓我學個跆拳道,?!?/p>
“爸,我媽說了,,要我報個鋼琴班,。”
“爸,,我們老師說了,,學校要辦個比賽,我參不參加,?”
“乖,,聽話才是好孩子!”這大概是父母常對孩子說的話吧,,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不按父母所說的去做時,父母就會用這句話來提醒孩子,,讓孩子背負著“好孩子”的壓力去服從父母,。
父母希望孩子聽話,是為了讓自己少操心,,一個養(yǎng)成聽話習慣的孩子,,在家里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到了社會上聽別人的話,,這樣的乖孩子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一味地要求孩子聽話,,就會使孩子失去了主見性,。
03
那么,遇到如此“佛系”的孩子,,我們該如何補救呢,?
孩子自出生后,就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外界事物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看法,、意見,。雖然這個想法可能是天馬行空的,但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稚嫩的想法而剝奪他們思考的權利,。學會讓孩子自己做主,,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會對孩子以后人格,、性格的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給孩子“猶豫”的時間 很多時候,孩子做不了決定,,并不是他們沒有想法,,而恰恰是想得太多,,才導致猶豫不決。當孩子在做選擇的時候,,家長如果不耐煩地一直催催催,,或者干脆替孩子做決定,很容易打擊孩子自主的積極性,。給孩子充分的考慮時間,,相信孩子能做出決定,家長的信心將會轉化為孩子的自信,。
愛因斯坦曾說過: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不下決心培養(yǎng)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
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的頭腦中都隱藏著智慧的寶藏,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讓孩子去挖掘自身的寶藏,。
雙養(yǎng)教育,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推廣構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幫助家庭,,賦能機構,通過線上家庭學院+ 線下師訓認證模式,,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系統(tǒng)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