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過后
剛開學的教室里
往往會有這樣的場景
孩子們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假期見聞
好久不見的朋友有說不完的話
可到了正式上課的時候
孩子們卻“打了蔫”
原來孩子們是患上了“開學綜合癥”
據了解
每逢假期過后
有很多中小學生在開學后的一到兩周內
都會患上不同程度的“開學綜合癥”
出現(xiàn)失眠、嗜睡、無原因的頭暈
惡心、厭學、上課走神、記憶力減退
理解力下降、焦慮、情緒不穩(wěn)定
等不良反應
心理醫(yī)生認為這些表現(xiàn)
都是人潛意識的心理防御機制
將一些不愿面對的、不認同的
被壓抑的、不愉快的負性情緒
轉換成一些軀體癥狀而造成的
并會持續(xù)一段時間
“開學綜合癥”形成原因
1. 過于放松的假期生活與過度緊張的學習生活
在假期里,很多中小學生的生活安排沒有規(guī)律,每天的時間幾乎全部用來看電視、上網和娛樂,吃飯、休閑、睡眠隨心所欲,缺乏必要的學習和智力訓練,身心放松過度,行為過于懶散,意志消沉。開學后,部分中小學生還留戀這種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方式,對緊張的學習生活憂心忡忡,對學校生活產生焦慮和恐懼。
2. 缺少清晰合理的學習規(guī)劃
有一些中小學生會出現(xiàn)矛盾心理,在學校學習時盼望著快點放假休息,在假期里覺得還是到學校上學好,假期結束了卻又不想去上學。從表面上看,“開學綜合癥”是中小學生在小長假期間過多娛樂休閑、過于放縱自己而導致的,“玩心”一時還沒有收回來的表現(xiàn),而從深層次分析,一些中小學生在學習生活時間上缺少清晰合理的規(guī)劃,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自我意識還不夠成熟,不能及時調控自我,沒有順利實現(xiàn)從家庭生活向學校生活的過渡。
3.家庭教育指導不到位
中小學生出現(xiàn)“開學綜合癥”,說明他們對學校的學習生活“適應不良”,同樣也折射出當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專家研究分析,學校的升學考試壓力、人際交往障礙、校園文化生活單調、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家庭教育管理放任等才是導致中小學生“開學綜合癥”的根本原因。特別是一些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較差的中小學生,或在學校里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到老師批評,或性格十分內向,對環(huán)境不能很快適應,又過于追求完美的中小學生,往往是“開學綜合癥”的易發(fā)人群。
那么家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幫助孩子克服“開學綜合癥”呢?來聽聽山東省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山東省煙臺第三中學教師段敏的建議↓
接納和理解。當看到孩子開學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嗜睡、腹瀉或發(fā)燒等癥狀時,先帶孩子就醫(yī),在排除孩子身體疾病的同時,要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明白這是孩子面對壓力時身體和情緒的本能反應,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和防御機制。
其次,學會信任孩子。多鼓勵和支持孩子的想法與選擇,讓孩子多為學校和班級做事情,增加孩子的價值感和歸屬感。家長要相信孩子可以自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只是孩子需要一個過渡期和適應期,而不是去疊加孩子的焦慮情緒。
第三,如果孩子有一些情緒,家長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去表達一下他對開學的一些想法,以及他的情緒感受和身體感受。
第四,在開學伊始,多給孩子一些儀式感,準備一些特別的開學禮物,比如一本書、一支筆、新的衣服,或者用心準備的早餐等,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理解。
第五,注意清淡飲食,減少孩子的腸胃負擔。同時可以在孩子回家后,多陪孩子做些適當?shù)倪\動,以此緩解孩子的身體和情緒上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