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開門,是呆地(爹地)。”
一句魔性的東北腔臺詞,一張渾圓的大臉貼在熒屏上……《小歡喜》中,沙溢的這場戲讓人印象深刻。從“葵花點穴手”的白展堂到《青盲》中外表斯文實則兇殘的徐行良,再到《王的盛宴》中的蕭何,《黃金時代》中的舒群。這些年,沙溢出演的角色多變,似乎想擺脫白展堂的烙印,但只要沙溢出場,總會自帶笑點。
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沙溢出演的喬衛(wèi)東和妻子宋倩離婚,兩人一個嚴厲一個慫,宋倩對女兒在生活、學(xué)習(xí)上嚴苛,而喬衛(wèi)東則是典型的“貓爸”、“女兒奴”,給女兒買樂高,帶孩子參加天文展演講……
“我也不能說完全贊成宋倩的家庭教育方式。但是生活中其實我對孩子的要求還是挺嚴厲的。”昨日,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已經(jīng)有兩個男孩的沙溢說,家庭教育問題其實挺矛盾,自己也一直在摸索,比如提倡快樂教育,但也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我也琢磨過這事,要怎么成為孩子的朋友,怎么跟孩子交流溝通,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陪伴。”
談角色
希望傾注全部的愛給英子
記者:當(dāng)時是什么機緣接到“喬衛(wèi)東”這個角色的?
沙溢:黃磊老師當(dāng)時衡量了一圈,他一開始想著喬衛(wèi)東這個人物,可能演員的年齡需要稍微再長一點。因為我剛40出頭,還比較年輕。后來別人提到說要不找沙溢,黃老師覺得可以。其實我應(yīng)該算是黃老師的學(xué)生,因為黃老師當(dāng)時帶的是電影學(xué)院97本科班,我是97軍藝本科班,所以我應(yīng)該也算是黃老師的學(xué)生。
然后導(dǎo)演也剛剛拍過《如懿傳》,跟我愛人他們一起拍戲。導(dǎo)演也覺得沙溢可能還是比較適合這個角色的,所以導(dǎo)演也同意,黃老師也覺得我合適,這樣才找到我來演這個角色。
記者:你怎么理解喬衛(wèi)東這個角色的?
沙溢:這個人物是離婚后的生活狀態(tài),我特別能理解他對孩子的那種愧疚。家庭破裂,一直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心頭肉”,因為父女間的這種感情,加上孩子學(xué)習(xí)又那么優(yōu)秀,他對孩子一定是很愧疚的,所以可能就會對孩子特別疼愛。而且宋倩是比較高壓的一種狀態(tài),所以他更希望傾其所有地去給予孩子他的全部。
記者:和陶虹是第一次合作嗎?感覺如何?
沙溢:我跟陶虹老師是第一次合作,以前認識,但是沒有很深的接觸。這回跟陶虹一起合作,一起拍戲,特別歡樂,特別開心。陶虹自己是一個很快樂的人,她特別顧及對方的感受,也能幫助別人出一些好主意,所以是一個特別好合作的演員。我們從慢慢熟悉到成為非常好的朋友。感覺拍完后,我們這一家人特別親密,像真正的一家人。
記者:劇中感覺你有些胖,是為這部劇故意增肥嗎?
沙溢:沒有故意增肥,只是沒有刻意減肥。因為拍攝時臨近春節(jié),這個時候應(yīng)該是北京比較冷的時間。拍這戲時,我還遭遇到了兩次感冒,有一次發(fā)燒到41度。所以也不敢減肥,怕抵抗力下降再感冒。所以那段時間,就是有點胖。
談教育
爸爸慈祥一點好
記者:在劇中你是一個女孩子的爸爸,生活中你卻是兩個男孩的爸爸,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沙溢:我也說不太出來,我沒有女兒,也不知道真實的差別是什么,我就說相同的地方吧。
有一場戲是我請英子吃火鍋,然后從火鍋店出來后,英子抱了我,然后說她可以自己回家。拍這場戲的時候,英子就往前走,慢慢消失了。她在前面走,我就在后邊看,就那一瞬間我特別感動。我就在想,孩子大了終究會離開你,離開你的羽翼和保護,自己去上學(xué)也好,創(chuàng)業(yè)也好,自己的人生已經(jīng)開始了。我就想到我兒子慢慢長大了,以后也有這么一天,我也感受頗多的,所以那一下子就會有很多的情感慢慢涌上心頭。
記者:你在家庭教育孩子上秉承什么樣的理念?
沙溢:我只能從對待男孩的角度來說,媽媽嚴厲一點挺好,因為畢竟有性別的差異,所以男孩還是能接受的。如果男孩子的父親太嚴厲了,可能不太好,因為本身父子間就天然地有一種抵觸。所以爸爸太嚴厲了,其實有的時候可能不太好。我覺得爸爸慈祥一點,有時是有利于孩子發(fā)展的,他會覺得他獲得的愛會更多。
記者:拍完這部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沙溢:其實我有時挺矛盾的。因為我有兩個兒子,我有的時候希望對他們像哥們一樣,有時候又想做一個嚴父,有的時候又覺是不是嚴得有點過了,是不是應(yīng)該再往回做慈父。我現(xiàn)在做父親也是一年一年摸索著,感覺著去做。有的時候回過頭來,其實多少都是有一些遺憾的。
記者:宋倩的高壓教育受到很多質(zhì)疑,你是否贊成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
沙溢:我也不能說完全贊成宋倩的方式。但是我剛也說了,生活中其實我對孩子的要求還是挺嚴厲的。我覺得這其實很矛盾,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們一直在提倡快樂成長,要讓孩子每天高興,每天快樂。可是有的時候,也不能說就由著孩子的性子,他想學(xué)就學(xué),不想學(xué)就放著。
我覺得對于孩子來講,有的時候他沒有一個明確的是非觀,尤其是年紀小一點的孩子,他沒有這個判斷。我覺得家長的方式很重要,可以用交流聊天、朋友溝通的方式。我也琢磨過這事,要怎么成為孩子的朋友,怎么跟孩子交流溝通,我覺得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
現(xiàn)在可能有時因為年輕人都工作忙,陪孩子時間少,那孩子將來大了以后怎么能聽你的,怎么能跟你溝通順利呢?最有效的就是從小多陪伴,建立起這種信任和心理上的依賴。將來孩子大一些了,父母說什么他才愿意去聽,才愿意意去做。
談轉(zhuǎn)型
希望全方位完善自己
記者:你是怎么看待宋倩和喬衛(wèi)東復(fù)婚這個情節(jié)呢?
沙溢:我覺得絕對是情理之中的。首先兩個人彼此一直都有愛,沒有太多的怨恨。我覺得他們雖然離婚很多年,在孩子的問題上有分歧,但是我感受到,其實他們彼此還是很在乎對方的。可能當(dāng)初因為一些生活上的誤會、事業(yè)上的壓力,選擇了分開,但最終還是因為孩子又讓他們再一次走到了一起。我覺得到了這個年齡,他們可能就更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了。他倆走到一起讓人覺得是一件挺圓滿、挺幸福的事。
記者:觀眾評論喬衛(wèi)東是這部劇的“搞笑擔(dān)當(dāng)”,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
沙溢:我覺得挺好的,是褒義,這是對我一個特別大的褒獎。因為這說明大家真的覺得喬衛(wèi)東這個人物又幽默又風(fēng)趣,然后大家又看到了他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補償。大家喜歡這個人物,我非常高興。
記者:你的作品題材很廣,有情景喜劇,有正劇,再到藝術(shù)電影。接下來有什么動向呢?
沙溢:去年我做導(dǎo)演導(dǎo)了一部電影,并且我也演了,我的大兒子安吉是男一號,他在里邊演了一個小朋友。雖然我們倆是父子檔,但在電影中,我們演的是陌生人。這部電影也有幸在未來的幾個月當(dāng)中與大家見面。
我其實是一個總想不斷改變的人。我最早是拍喜劇、情景劇,然后又拍正劇,后來又拍了很多的電影。大家都覺得我還是很風(fēng)趣幽默的,可能大家接觸我更多的是通過喜劇,但是我一直也想全方位地去完善自己,不斷有一些變化和改變。所以我才決定自己做導(dǎo)演,拍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我認為是一部很溫暖、充滿幽默、又會讓人有一些小思考和小感動的電影。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