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是一個兩歲孩子的母親,,別看孩子還小,,但是已經(jīng)是“上課小達人”了,,媽媽給他報名了各種課程,,像什么嬰兒游泳啦,、幼兒繪畫啦,、兒童音樂啟蒙啦,,都是孩子的必修課,,最近,,媽媽群里流行讓孩子學拉提琴,劉女士也心動了,,她四處張羅打聽,,希望能給兒子找個好老師,萬一孩子真的有這方面的天賦,,可別給耽誤了,,一定要早早開始培養(yǎng)。
其實,,像劉女士這樣的媽媽并不罕見,,隨著早期教育的概念越來越普及,孩子們開始學習的年齡也越來越低了,,在玩耍中渡過自己幸福童年的情況,,更多的只能出現(xiàn)在影視作品中,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孩子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家長們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可是看著孩子們疲憊的小臉,,也有人對這種密集學習法提出質(zhì)疑:這樣的早期教育是正確的嗎?
如果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學習還是應(yīng)當結(jié)合不同年齡的特點來進行,,有一些技能過早接觸,不但不會讓孩子學得更好更快,,反而還會給健康的成長發(fā)育帶來負面影響。
就拿鞋子來說,,對孩子眼睛,、手指和大腦的配合程度要求就比較高,,眼睛看到了,,大腦就要有所反應(yīng),然后指揮手腕,、手指來進行配合,如果孩子還不到六歲的話,,他們完成寫字過程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畫直線、圖形等能力是可以完成的,,漢字還是放在上學之后再學習比較恰當。另外,,長時間的握筆會造成手指變形,也有出現(xiàn)近視的可能,。
很多孩子喜歡拿起筆隨便畫些什么,家長們就動了讓孩子們學畫的心思,,殊不知,學畫畫也有講究,,就拿鉛筆素描來說,感覺上很簡單嘛,,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張畫紙,,隨便找一個物體照著畫就是了,。其實這里面的門道多著呢,素描培養(yǎng)的是空間造型能力,在長時間枯燥的練習中,,用線條和陰影去構(gòu)建紙上的物體,這樣才能讓畫紙上的內(nèi)容變得立體,、真實起來。這種能力對于低齡的兒童來說,,不但掌握起來難度很大,甚至正確理解都很難,,更別說學習過程還十分乏味了。
如果想培養(yǎng)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可以多帶孩子看看畫展,增加他的直觀認知,,也可以讓他從簡筆畫開始嘗試,甚至于給他一張紙,,讓他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孩子對畫畫的長久興趣,,而不是讓他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等孩子長到十歲以后,,再讓他接觸素描,學習起來效果也會更好,。
除此之外,,像樂器,、輪滑等技能也不適合過早開始學習,,就拿鋼琴來說吧,,幼齡兒童每天連續(xù)聯(lián)系幾個小時,就會影響孩子脊柱的正常形態(tài),;而輪滑的危害主要體現(xiàn)在骨骼的形狀上,低齡孩子學習輪滑容易讓腿部變形,,既影響美觀又不利于健康。
對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長們還是全面考慮之后再做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