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精英爸媽(文章原創(chuàng),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分享)
呆呆又在發(fā)呆,,老師發(fā)現(xiàn)了,,只是斜過去望了一眼,又繼續(xù)上課,,仿佛呆呆有發(fā)呆的權利,。確實是這樣的,在老師看來,,呆呆已經(jīng)沒救了,,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實呆呆不是她的小名,,她叫林芳,,按照常理,可以叫她芳芳,,甚至叫小芳或者小林也可以,。可是同學們都叫她呆呆,,老師也這樣叫,,因為每次考試,她都是班里的最后一名,,穩(wěn)定得可以讓倒數(shù)第二名安枕無憂,。對于呆呆,老師是放棄了,,也明確表示過,。
事實上,就連她的父母,,也是同樣的態(tài)度,。尤其是父親,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她發(fā)火,,結尾總要帶上一句“你沒救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呆呆接受了這樣的認定,,也許是因為受到了太多的“否定”洗禮吧,。
其實呆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孩子了,她早已長大成人,,上面所描述的,,是我的回憶,,是我對她簡要的了解,,而我則是她小學時的一名同學,。呆呆現(xiàn)在的情況,我不知道,,但可以想象,。
以她開頭,則是為了引出今天要說的話題,,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俞敏洪曾經(jīng)公開說過,對于父母來說,,有三大教育,,是最應該提供給孩子的,分別是人品教育,,心情教育以及鼓勵教育,,排名即重要程度,對此我深表同意,,不過我卻愿意從最后一種說起,。
鼓勵教育
1.少一點批評與否定
孩子犯了錯,或者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作為父母,,應該更多地寬容,而不是一上來就嚴厲批評甚至對他徹底否定,。
比如開頭的呆呆,,她是真的沒救嗎?以我對她的了解,,并不這么覺得,,當你主動與她交流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她也是一個正常人,,也有正常的認知,。
她之所以變成這樣,就是因為受到了太多的否定,,長期如此,,人就會自我墮落,就像呆呆一樣,,最終選擇接受別人強加給她的人設,。
2.進步需要過程
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會缺乏耐心,。當然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關心則急。
然而真正的進步,,往往是需要過程的,,尤其是最開始,進步常常會很慢,。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不能理解,不去鼓勵,,反而對其批評否定的話,,就有可能阻擋孩子的進步之路。
3.沒有規(guī)矩就沒有進步
當然了,,鼓勵不意味著父母就要對孩子放縱,,甚至無限寬容。當孩子有某些不足的時候,,要想讓他們進步,,父母應該為他們立下一定的規(guī)矩,或者說要給他們設置一個進步的計劃,。
有了約束,,孩子才能夠更好地認識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只有鼓勵與規(guī)矩并行,,才能夠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提升,。否則的話,只有鼓勵,,或者只有規(guī)矩,,都無法起到好的效果,甚至反而讓孩子主動放棄提升,。比起鼓勵教育,,俞敏洪認為,心情教育是更重要的,。
心情教育
1.樂觀看待差距
什么是心情教育呢,?其實就是指作為父母,應該盡量保證孩子處于一種快樂的狀態(tài),,也就是心情要好,。
如果孩子能夠常常保持樂觀,那么他的心理就會更加健康,,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更有自信去面對。要想做到這一點,,父母應該深刻地認識到孩子身上的不足,,要承受某些地方與別人的差距,。
比如你的孩子可能無論怎么努力也考不到班級第一,對于這個差距,,父母應該承認,,它是客觀存在的,不要強迫孩子去向著這個目標而做無用的努力,。
2.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父母應該充分挖掘孩子的特長,找出最適合他的教育方式,。而不應該簡單地隨大流,心里總是想著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樣,。只有給孩子選擇適合他的路,,才能夠讓他一直保持樂觀,而樂觀的人,,是更容易成功的,。
3.起點扎實才更容易進步
父母希望孩子提升,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此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基礎在哪,只有從扎實的基礎上進行提升,,才能夠更好并有效地進步,。
如果父母一上來就給孩子定下極高的標準,不但會給孩子極大的壓力,,讓他變得不快樂,,而且也無法真正實現(xiàn)成功。
讓孩子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情,,是優(yōu)質(zhì)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也就如俞敏洪所說的那樣,心情教育是很重要的,,是需要父母重視的,。不過在他看來,最最重要的還要屬人品教育,,并稱它為孩子成功的關鍵,。
人品教育
1.人品是成功的最高標準
為了闡述自己的論點,俞敏洪拿自己舉例,,他表示因為自己是新東方的老板,,所以很多人覺得他很成功。然而如果某一天,,他的公司倒閉了,,還會有人覺得他成功嗎,?
他覺得,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人過來跟他說他是成功的,,那他才是真正地成功,,因為這說明他達到了成功的最高標準,也即擁有極高的人品,。否則的話,,一個破產(chǎn)老板,人家又怎么還會覺得你是成功的呢,?
2.人品高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
社會上的所謂成功人士,,不知凡幾,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接受住人品上的考驗呢,?事實上,成功人士一夜變臭早就屢見不鮮了,,而這往往就是他們的人品出現(xiàn)了問題,。
由此就可以看出,真正的成功,,人品才是最關鍵的,,沒有這個作為支撐,你的成功只是虛假的,,只能在完美的掩飾下得以存在,,一旦品形暴露,成功的大廈將在瞬間傾覆,。
3.人品敗壞首先歸罪父母
一個人事業(yè)上的成功,,咱們常常會歸功于他有多么努力,或者他上了某個好學校,,卻時常忽略了父母的教育,,因為大多數(shù)的父母,就文化水平來說,,是遠不如已經(jīng)成功的子女的,。
然而當一個人品行敗壞被發(fā)覺的時候,大家卻總是會將目光轉(zhuǎn)向父母,,認為是他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由此可見,在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中,,人品教育的缺失,,首要的罪責還應該由父母來認領,而這也是為什么俞敏洪會堅持認為,,人品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是成功的關鍵,。
盡管在重要程度上有高低,但是上面所說的這三種教育,,都應該被父母囊括進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當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這樣,,你的孩子才能夠得到更好地提升,,也才能夠真正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