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心理醫(yī)生,《孩子永遠“慣不壞”》的作者佐佐木正美,,曾經談到娃太省心不是一件好事情。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照顧,,總是很累人的,,但是許多媽媽總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沒有生到天使寶寶,。比如孩子經常要吃夜奶,,媽媽就會羨慕別人家早早斷了夜奶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被孩子纏著抱睡,,媽媽總是念叨別人家孩子扔床上一會兒就能自主入睡,。再大一點,家有皮娃的,渴望安靜娃,,家有害羞娃的喜歡開朗娃……總之,,雖然家長們意識層面能夠理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體質,、氣質和表達方法,,但是,大家還是羨慕別人家那些照顧起來不太累,、個性表現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孩子,。
有著40多年兒童臨床觀察經驗的佐佐木正美認為:“孩子乖不乖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好帶,、孩子早慧很了不起,,其實在育兒方面,‘快’和‘省事’是最要不得的,?!彼ㄗh家長:費時、費力,、費神地靜候孩子的成長,,才是最好的育兒方式。家長們最好有一個思想準備:育兒輕松通常不是什么好事,。
佐佐木正美生了幾個性格各異的孩子,,其中有一個特別愛哭。在東亞社會,,愛哭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不過,深入了解兒童心理的他并不會墜入傳統(tǒng)的父母窠臼,,他這樣安慰自己和家人:這個孩子是冬天生的,,夏天經常夜啼,說明孩子不喜歡過夏天,!“每次這么想,,心理就平衡了?!?/span>
讓你感覺太輕松的孩子,,有可能是那種好養(yǎng)育,但是不太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我媽媽經常說我小時候特別好帶,,帶起我來可輕松的,能吃能喝能睡,。但是,,長大后回想過去,我總是覺得媽媽對我照顧不周,我甚至認為自己做不了好媽媽,?!泵髯鲜且粋€正在接受心理咨詢的孕媽媽。她說自己大概是因為太好帶了,,導致爸爸媽媽都沒有花很多功夫在自己身上,,她很羨慕那些得到父母精心照顧的孩子,“我就像野草,,很獨立,,不讓爸媽操心,但是卻感受不到關愛,,長大了也不習慣接受別人的關注和關心,。”
“最讓人擔心的是那種在你面前特別聽話,,在外邊頻頻出狀況的孩子,。”佐佐木正美在日本東京曾經和保育員們跟蹤研究過一個項目,,他們發(fā)現如果父母對孩子要求特別嚴厲,,要孩子聽話要孩子乖,孩子表面上會很聽話,,卻有可能在外面惹事生非,。等到青春期、青年期,,這樣的人可能會突然失控,,適應不了社會,或者正常地娶妻生子,,卻對孩子大打出手,。往往這種事情鬧出來了,年邁的父母是最難想明白的——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也很聽話、很省力,,佐佐木正美建議,,家長們不妨把省下來的時間和心力投回到孩子身上,多琢磨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比如,你可以彎下腰問問自己的孩子:“你希望媽媽怎么對待你,?”“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媽媽,?”如果你能從他們口中了解到孩子的愿望,別忘了一定要盡可能滿足孩子的愿望。
孩子本來就是來讓父母操心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孩子愛哭、有的孩子愛挑剔,、有的孩子不準父母給自己洗臉,,有的孩子不愿意穿紙尿布……在佐佐木正美眼中,這或許只是孩子發(fā)展階段中的某個特殊時期,,父母們不必因為這些挑戰(zhàn),,就把困難無限放大。好好愛他們,,接納他們,,觀察他們,讓他們從父母的愛中感受到關懷,,學會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