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提問:我家孩子屬于“熊孩子”類型,特別調皮。但是孩子的爸爸太忙了,經常出差,平時工作也很晚才回家,根本不管孩子。父親這個角色究竟對于孩子解決這些問題能發(fā)揮多大的作用?怎樣的父親才是合格的? ?
專家觀點
海淀區(qū)定慧里小學教師李德霞:其實孩子天性好動是正常的,但是毫無規(guī)矩,不分場合的亂動,卻是很不正常的,除非有先天疾病,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在成長關鍵期養(yǎng)成好習慣,沒有規(guī)則意識造成的。所有這些外顯出來的現象無不與爸爸陪伴少有關。
大家都熟知“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與管教,尤其是父親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起著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爸爸”是永遠不能下崗的職業(yè),那么,在“爸爸”這個終身的職業(yè)中,您合格嗎?怎樣才能在這個職業(yè)中取得良好的業(yè)績呢?
首先要經營好夫妻關系,做好丈夫助力做好爸爸。夫妻關系越好,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作為爸爸,一定要真心喜歡、心疼、包容妻子,健康的夫妻關系將會給孩子一個快樂的人生,孩子的幸福指數就會很高。如果夫妻關系不好,孩子就容易沒有自信、自卑、冷漠、封閉,所以爸爸一定要與妻子、孩子建設好家庭中的三角關系。
其次,要營造好親子關系,“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黑格爾有句名言叫做“熟知非真知”。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的下一代,他們生在新時代,長在后物質時代,他們的很多心思都需要爸爸不斷去了解和研究。
爸爸一定要了解孩子各階段的生長發(fā)育現象及特征,清楚孩子許多外顯行為是由生理發(fā)展特點決定的。對孩子各階段生理發(fā)展了如指掌,爸爸的陪伴就會更有實效,更從容。
最后就是保有正確的“三氣”,讓家庭成為助愛源泉。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港灣。爸爸應該帶領愛人和孩子一起相親相愛,使家庭里這三艘小船互相駛來駛去,暢通無阻!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無形的氣息,爸爸始終要讓家庭充盈著“消氣、正氣、祥氣”,而不要有“濁氣、邪氣、戾氣”。爸爸要告訴孩子做個好人,“孝敬老人、互相包容、助人為樂”,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做到不傷害別人,學會為人之道,傳遞正能量,讓正氣給孩子護身。
“爸爸”是個很普通卻又很厲害的職業(yè),不要以為只要生了孩子就順理成章地拿到了爸爸資格證。其實,“爸爸”這個職業(yè)需要愛在左,智慧在右。能在這個職業(yè)中取得良好的業(yè)績,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文/本報記者 林艷)